毒品犯罪類型有哪些?
依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毒品罪分為許多行為模式,常見行為如:製造、運輸、販賣、持有、施用、轉讓等,不同行為會帶來不同危害程度,即會產生輕重不同的刑責,以下為常見的行為模式及罪責。
持有毒品罪構成要件
- 持有第1級毒品純質淨重10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持有第2級毒品純質淨重20公克以上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 持有第3級毒品純質淨重20公克以上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販賣而持有毒品罪構成要件
持有毒品原因眾多,因意圖營利而持有、或圖轉讓而持有,或單純供給施用而購入持有皆有可能。
構成意圖販賣而持有應綜合以下要件:查獲帳冊、電子磅秤、分裝袋、數量龐大毒品及當事人是否自己施用等。
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危害社會甚鉅,故為法律重罪處罰之對象,切勿以身試法,若不慎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建議尋找專業毒品律師辯護。
毒品律師諮詢步驟這樣走
好律師法律諮詢網集結北、中、南、東各地區專業律師團隊,民眾可先透過線上法律諮詢,預約免費律師諮詢。
-
1
撥打免費諮詢專線
好律師提供即時、隱密、不限時的毒品罪法律諮詢,立即來電:0809-090-626
-
2
提供欲諮詢法律問題
留下您的姓名、連絡電話與所在地區
-
3
詳述案情與基本資料
說明案情發生經過以及其他所需資訊
-
4
諮詢律師研擬方針
透過專業毒品法律諮詢,我們將會為你擬定最合適的應對方向
-
5
和律師一同打贏訴訟
與好律師一起贏得訴訟,捍衛當事人自身權益
毒品律師可以提供哪些協助?
多數毒品案件都屬於重大犯罪,被告每一回答都可能左右最終刑責的輕重,且許多減刑機會規定於警詢、偵查階段,若未在偵查階段謹慎答辯及爭取,可能會將面臨重刑期。
因此建議盡早於偵查階段尋求專門打毒品案件律師協助評估訴訟方向及擬定相關策略,爭取最佳訴訟結果。
毒品律師推薦怎麼找?
毒品案件刑事處罰非常重,許多罪名入獄服刑機會相當高,必須謹慎處理。
毒品案件律師推薦在案件初始就委由專業律師協助答辯,而找毒品律師推薦須尋找專科律師且具有一定相關經驗的律師,較能保障自身權益,避免造成不利訴訟結果。
北中南專打毒品案律師
提供即時、隱密、不限時的毒品法律諮詢
持有毒品律師推薦好律師,立即來電免費法律諮詢
好律師毒品律師常見問題
- 40+
北、中、南堅強律師數量
- 100000+
民眾法律諮詢
- 1000+
法律諮詢成功案例
- 0免費
線上免費法律諮詢超快速
深陷毒品案件快找好律師諮詢
毒品律師推薦好律師,立即來電免費法律諮詢
找毒品律師前毒品分級整理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謂毒品是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而毒品依照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可分為四級,其中第一級是危害最嚴重。
-
第一級毒品
海洛因、嗎啡、鴉片、古柯鹼。
-
第二級毒品
大麻、搖頭丸、古柯、安非他命。
-
第三級毒品
K他命、FM2、西可巴比妥、異戊巴比妥、納洛芬。
-
第四級毒品
紅豆、蝴蝶片、一粒眠、阿普唑他。
毒品罪分級刑責總整理!
除施用及販毒外,常見的毒品犯罪亦包含持有、轉讓及意圖販賣而持有等類型,相關刑度以下讓專業毒品律師為你比較說明。
毒品種類分級及處罰(有期徒刑)
「 表格可左右滑動 」
一級毒品 | 二級毒品 | 三級毒品 | 四級毒品 | |
---|---|---|---|---|
常見種類 | 海洛因、嗎啡、鴉片、古柯鹼等 | 糖果、搖頭丸、罌粟、古柯、大麻、安非他命等 | 咖啡包、K他命、FM2、西可巴比妥、異戊巴比妥、納洛芬等 | 紅豆、蝴蝶片、一粒眠、二丙烯基巴比妥、阿普唑他等 |
製造運輸販賣 | 死刑或無期徒刑 | 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 | 處7年以上 | 處5年以上12年以下 |
意圖販賣而持有 | 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 | 5年以上 | 3年以上10年以下 | 1年以上7年以下 |
引誘他人施用 | 3年以上10年以下 | 1年以上7年以下 | 6個月以上5年以下 | 3年以下 |
轉讓 | 1年以上7年以下 | 6個月以上5年以下 | 3年以下 | 1年以下 |
施用 | 6個月以上5年以下 | 3年以下 | 罰鍰並接受毒品危害講習 | 罰鍰並接受毒品危害講習 |
提供即時、隱密、不限時的毒品法律諮詢
想要獲得不起訴,毒品律師推薦好律師
毒品罪法律諮詢PTT&Dcard常見QA
施用毒品會有什麼刑責?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10 條規定:
-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 施用第三、四級毒品者:同法第 11-1 條, 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並應限期令其接受4小時以上8小時以下之毒品危害講習
持有各級毒品刑責為何?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11 條規定:
-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30萬元以下罰金。
-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20萬元以下罰金。
-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10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20公克以上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70萬元以下罰金。
-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下罰金。
-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運輸販賣各級毒品刑責為何?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4 條規定:
- 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刑者,得併科新臺幣3000萬元以下罰金。
- 製造、運輸、販賣第二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500萬元以下罰金。
- 製造、運輸、販賣第三級毒品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000萬元以下罰金。
- 製造、運輸、販賣第四級毒品者: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00萬元以下罰金。
毒品罰金及毒品罰鍰有何區別?
罰金係指刑法上的處罰,而罰鍰是行政罰。就施用方面施用一、二級毒品會受到刑罰(毒品罰金),但施用三、四級毒品,並不會違反刑法,僅有行政罰(毒品罰鍰)。
持有毒品、毒品運輸、販賣或製造毒品,都是違反刑法的重大犯罪。
戒癮治療及勒戒的差異?
- 勒戒:是觀察毒品犯罪者是否有強烈毒癮的程序,將施用毒品的被告送到戒治所,同時也是希望讓毒品犯罪者能夠暫時隔絕於毒品。觀察、勒戒期間最長2個月,這2個月期間是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簡單說就是關在戒治所)
- 戒癮治療:是由檢察官轉介醫療院所評估,由被告自費進行毒品戒癮治療,注重「治療」的過程,期間會進行藥物、心理、社會復健等治療程序,戒癮治療期間為期一年,只要於醫院指定日期去看診即可,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兩者最大的不同即是是否會被限制人身自由
吸毒初犯有可能不被關嗎?
為了使毒癮患者經治療後早日脫離毒害,重返社會正常生活,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4條第1項規定:「初犯」及「三年後再犯」施用1、2級毒品案件,通常會以附命完成戒癮治療、緩起訴處分。
如為吸毒初犯建議盡早尋求專業法律諮詢!
「運輸毒品」和「短程持有毒品」的差別在哪?
- 運輸毒品:行為人主觀有運輸毒品的犯意及目的
- 短程持有毒品:是行為人夾帶零星毒品短程持有且是供自己施用
而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實務見解認為,構成「運輸毒品」與「短途持送、夾帶毒品」之區別,會依犯罪行為人之犯意(想法)、持有數量、路途距離等因素,綜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