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醫療疏失如何處理?醫療糾紛賠償、申訴管道

遇到醫療疏失不驚慌,醫療疏失定義律師來解答

好律師聲明啟事

點擊快速了解醫糾處理相關問題!

  • 醫療糾紛常見問題

    醫療糾紛常見問題

    醫療過失定義怎麼看?台灣醫療糾紛案件多嗎?熱門問題整理給你看!

    醫療糾紛常見問題
  • 醫療糾紛定義

    醫療糾紛定義

    醫療糾紛刑事、民事定義判定差很多,就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醫療糾紛定義
  • 醫療糾紛鑑定證據

    醫療糾紛鑑定證據

    醫療糾紛鑑定證據包含:人證、護理紀錄、健保資料、X光片、藥袋、排泄物、病患衣服和診間錄音等等

    醫療糾紛鑑定證據
  •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醫療糾紛發生時切勿慌張,快找好律師專業醫療糾紛律師團隊幫忙。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醫療糾紛新聞多真實案例分享

遇到醫療糾紛怎麼辦?醫療疏失該如何蒐證?醫糾處理複雜,就讓好律師以一個醫糾疏失案例帶你深入認識。

醫療糾紛案例分享

醫療糾紛案例分享

王小姐在下班途中發生車禍,雖然經送醫治療後大難不死,但臉部幾乎毀容,腳部也留下殘疾,行走困難。愛美的王小姐容貌受損後變得鬱鬱寡歡,不敢照鏡子、也不願意出門與別人交流。

王小姐的父母看見愛女如此,心裡非常難過,討論後決定讓王小姐接受臉部重整手術,希望能幫愛女恢復一些自信心。不幸的是,王小姐的手術結果卻不如一家人的預期,甚至影響到其腦部功能,在說話反應上也出現了問題!看到愛女的狀況沒有因為接受手術就此好轉,反而還引起其他症狀,王小姐的父母心裡十分自責、痛心。

醫療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如果早知道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我絕對不會幫我的女兒簽這個同意書!」回想手術前,他們帶著王小姐去看門診做手術評估時,醫生僅說這個手術排在一周後即可進行,既沒有充分地告知他們手術內容,也沒有說明和可能會有的併發症等風險,才讓他們以為這個手術應該沒什麼大問題,沒想到卻出了狀況。

如今科技發達,像這樣的醫療糾紛案件越來越多,遇見時該如何處理呢?我們在法律上,又有什麼權利能夠主張?

醫療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免費法律諮詢醫療糾紛刑事責任

醫療疏失疑問推薦好律師,立即來電免費法律諮詢

  • 40+

    北、中、南堅強律師數量

  • 100000+

    民眾法律諮詢

  • 1000+

    法律諮詢成功案例

  • 0免費

    線上免費法律諮詢超快速

醫療糾紛定義刑事、民事不同

通常醫療糾紛的發生,是因為我們認為醫生在執行醫療行為的過程中具有「過失」,而其中醫療糾紛刑事責任、醫療糾紛民事責任的定義亦有所不同。

醫療糾紛刑事責任

醫療糾紛刑事責任

  • 醫療糾紛刑事責任上,依據醫療結果的嚴重程度,醫師可能觸犯「業務過失致死」、「業務過失致重傷罪」或「業務過失致輕傷罪」。
  • 刑法第284條規定:使病患遭受輕微身體傷害,被視為過失傷害罪,最高可判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倘若病患因此受重傷,則構成過失傷害致重傷罪,處罰將加重至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款。
  • 刑法第276條規定:如果病患不治身亡,將被定罪過失致死,最重可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鍰。

醫療糾紛民事責任

  • 醫療糾紛民事責任方面,因為醫師執行醫療行為而對病患的身體、健康權造成了意料之外的侵害,可以依據和醫院所簽訂的醫療契約請求履行;或民法第184條來主張請求醫生支付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以及民法第193、195條的精神損失。
  • 民法第184條規定:請求醫生來支付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
  • 民法第193、195條規定:可依法來請求賠償因醫療糾紛而造成的精神損失。
  • 民法188條、224條規定:對於醫生所服務的醫療院所,請求其負連帶責任。
醫療糾紛民事責任

醫療糾紛定義整理

「 表格可左右滑動

  刑法284 刑法276 民法184 民法193、195 民法188、224
民事/刑事 醫療糾紛刑事責任 醫療糾紛刑事責任 醫療糾紛民事責任 醫療糾紛民事責任 醫療糾紛民事責任
刑責
  • 過失傷害罪:最高可判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過失傷害致重傷罪: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過失致死罪:最重可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X X X
罰鍰
  • 過失傷害罪: 10萬元以下罰金
  • 過失傷害致重傷罪:或30萬元以下罰款
過失致死罪:50萬元以下罰鍰 X X X
賠償 X 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 因醫療糾紛而造成的精神損失 醫療院所的連帶責任

提供即時、隱密、不限時的醫療疏失諮詢

醫療糾紛律師推薦好律師,立即來電免費法律諮詢

醫療糾紛定義證據有哪些?

  • 人證人證

    人證

    醫院裡的醫師、護士、護理師、看護、社工人員,或同房的病患等。

    MORE
  • 護理紀錄護理紀錄

    護理紀錄

    醫療人員即時觀察病人狀況所做成的例行性記錄。

    MORE
  • 健保資料健保資料

    健保資料

    醫令記錄包含門診、住院、急診時間,或是實際執行的醫療項目。

    MORE
  • X光片X光片

    X光片

    為醫療用途而拍攝的X光片或其他診斷顯影技術(CT、MRI等)

    MORE
  • 藥袋、點滴袋藥袋、點滴袋

    藥袋、點滴袋

    藥袋、點滴袋上面通常記載有藥物名稱、用量、保存日期等等。

    MORE
  • 排泄物排泄物

    排泄物

    排泄物可以反映病患的身體狀況,及近期使用之藥物等。

    MORE
  • 病患衣服病患衣服

    病患衣服

    病患衣服上有DNA、血跡或嘔吐物、排泄物等等資訊。

    MORE
  • 醫生診間錄音醫生診間錄音

    醫生診間錄音

    需要包含患者聲音在裡面,或是家屬為了蒐證才去做的錄音。

    MORE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步驟這樣走

遇到醫療糾紛不怕!好律師法律諮詢網集結北、中、南、東各地區專業律師團隊,民眾可先透過線上法律諮詢,預約免費律師諮詢。

  • 醫療糾紛發生
    1

    醫療糾紛發生

    醫療糾紛發生時勿慌張。

  • 尋求調解
    2

    尋求調解

    遇到醫療疏失案件時,可以先向醫療糾紛處理小組、醫師公會或法院尋求調解。

  • 調解成功/失敗
    3

    調解成功/失敗

    如果調解成功,獲得醫療賠償金額。
    若醫療糾紛調解不成,則進入醫療糾紛訴訟。

  • 醫療疏失鑑定
    4

    醫療疏失鑑定

    醫療糾紛訴訟時,會請雙方提供證據、資料做判斷。

  • 法院判決
    5

    法院判決

    經過進行醫療疏失鑑定、言詞答辯後,由法院判定過失程度及賠償範圍。

醫療糾紛申訴管道有哪些?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403條第1款第7項規定,醫療爭議事件於起訴前應先經法院調解,但如果該醫療糾紛事件已經過其他法定調解機關調解不成立,並且法院認為調解無成立可能的情況,則不需再經法院強制調解,可以往後進入醫療糾紛訴訟程序。

目前的醫療糾紛申訴管道通常分為:院內申訴、醫糾調處服務、法律訴訟,其中又包含以下:

  • 醫療機構本身
  • 醫師公會
  • 當地衛生局/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
  • 消費者權益團體
  • 各鄉鎮市區公所

醫療糾紛的調處單位是?

如果您就醫的醫療院所沒有設置專門的醫療糾紛處理小組,除了可以請醫師公會或消費權益團體協助進行外,也可以尋求鄉鎮市公所調解、司法調解的幫助,或洽衛生局也有特別提供醫療爭議事件的調處服務。

提供即時、隱密、不限時的醫療糾紛法律諮詢


醫療糾紛律師推薦好律師,立即來電免費法律諮詢

醫療疏失PTT&Dcard常見QA

醫療糾紛追溯期有多長?多久之前需提告?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在刑事方面,根據醫療結果「業務過失致死」為非告訴乃論罪,檢察官只要發現有犯罪事實,即可開始偵察並起訴之,追訴期為 20年;「業務過失致重傷罪」與「業務過失致輕傷罪」則屬告訴乃論之罪,追訴期分別為 10 年與 5 年。

但由於告訴乃論的告訴期尚有自知悉犯人犯罪事實起6個月的限制,醫院通常會採「拖過追訴期限」的策略,病人必須注意!

醫療糾紛處理方式民事方面,依據與醫院方簽訂的醫療契約內容請求,在15年內都可以提出;但若要以損害賠償的體系向醫師求償,則是用侵權行為的短時效規定,即必須在醫療行為發生後10年內,自病家知悉有損害起2年內提出。

醫審會是什麼?

進入醫療糾紛訴訟後,法院會委請衛生署醫審會來進行醫療鑑定,以便釐清整起糾紛的來龍去脈,是認定進行醫療行為的醫師是否真的具有醫療疏失/醫療過失的重要依據。

醫審會是由多名醫師和醫療專家、學者所組成,在審酌法院方提供的證卷資料以後,會由初審醫師提出初審意見,最後再合議開會釐清爭點,做成鑑定書。

有術前評估就不算醫療疏失嗎?

接受醫療本身就是一個具有風險的行為,所以如果醫師有盡善良管理人程度的注意,比如有進行術前評估、告知併發症等可能的風險,病家仍決定進行治療時,只要依當時的醫療水準,並依照一般公認之臨床醫療行為準則從事醫療行為,醫師即屬於為應有的注意而無過失,較不符合醫療疏失定義。

對「醫療疏失鑑定」的結果有疑慮,可申請再議或找別的鑑定單位處理嗎?

答案是都可以。您可以提出新的醫療疏失鑑定問題或資料,請求再次鑑定是否有醫療過失;也可以請求送往醫審會以外的其他醫學中心做鑑定,而且最好要避免和發生爭議的醫師、醫院有關的單位,比如:該醫院的其他分院、該醫師曾經服務過或受訓過的醫院或畢業的學校等等,結果會更加公正而有說服力。

再者,因為醫療疏失定義結果還是交由法官依經驗法則自由心證,法官未必會對醫療鑑定結果照單全收,病家仍可以提出其他更有證據力之資料,讓法官綜合考量後來判定是否採用鑑定結果。

「藥害救濟」是什麼?我應該如何申請藥害救濟?

藥害救濟是當您因為「正當的使用合法藥物」卻發生不良反應,導致有死亡、身體殘障或其他疾病時的補償救濟制度,目前只有「西藥製劑」的使用可以申請(試驗用藥、中藥及醫療器材的爭議暫不適用該法)。

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對所有的人都是保證百分之百安全無副作用的,有時因為用藥者個別體質狀況或病情的差異,也可能發生藥害,所以藥害的發生和醫療糾紛有些許不同,通常是難以預期、歸究責任的。

藥害救濟在知悉有藥害情況起三年內,都可以填具申請書和檢附必要資料向藥物主管機關提出申請,由政府出面來給予您補償。

如何尋找專業的醫療糾紛律師進行訴訟?

本網建議尋求醫療糾紛律師協助時,應找到有醫療背景、修習過醫療課程或具有醫院顧問資格的律師,進行醫療糾紛諮詢。代表該律師擅長處理醫療訴訟,中間許多專業名詞能與法院或是醫院溝通,以利當事人訴訟程序進行。

醫療糾紛律師推薦好律師專業團隊,多位專業醫療疏失專業律師可先進行免費法律諮詢

如何推算自己的醫療疏失賠償?

一般來說醫療過失法律賠償以財產實際支出、精神賠償兩個面向為主,其中認定標準包含以下:

  • 侵害生命賠償:喪葬費、扶養費、醫藥費等等
  • 侵害身體賠償:復健費、看護費、義肢輔具費、薪水損失等等
  • 精神方面賠償:主觀認定

parallax background

醫療糾紛諮詢 - 客戶見證

古先生

古先生

台北法律諮詢/醫療糾紛

官司走來要感謝的人太多,除了最支持我的太太,最想感謝的是委任的林律師,謝謝您們,讓我又有機會享受到家庭的天倫,也希望你們繼續為正義戰鬥下去。

林小姐

林小姐

桃園法律諮詢/醫美糾紛

曾經以為要經過一年才能解決的案件,多虧好律師的幫忙,才能圓滿結束!

邵先生

邵先生

南投法律諮詢/醫療過失

我與妻子家庭生活一波三折,所幸好律師團隊鼎力相助,我們才能在最後換到一切圓滿。

李小姐

李小姐

新竹法律諮詢/醫療糾紛

感謝在最艱難的時刻遇到了律師們,陪我度過這黑暗的時刻。

北中南專業律師團隊

醫療糾紛文章推薦

精選法律諮詢文章

MORE
2024-02-06

醫糾案例有哪些?台灣醫療糾紛案例查詢得到嗎?律師為你解答

當醫療糾紛發生時,建議當事人先向該醫療院所申請全本病歷,因全本病歷中會完整記錄當事人第一次到此醫院就醫,至最後一次就診的過程,並有醫事人員蓋章以示負責,可做為醫療鑑定及訴訟之證據。全本病歷內容包含:病程紀錄、門診的就診紀錄、護理紀錄、用藥紀錄、各項檢查檢驗報告、影像病歷(含X光片、電腦斷層掃描CT、磁振造影MRI...
2024-01-05

淺談醫療過失:醫療過失四大要件怎麼看?醫療鑑定流程是必要的嗎?

何謂醫療疏失?依最高法院97年台上字第2346號刑事判決指出:「謂醫療過失,係指醫療人員違反客觀上必要之注意義務而言。惟因醫療行為有其特殊性,自容許相當程度之風險,應以醫療當時臨床醫療實踐之醫療水準判斷是否違反注意義務」。常見醫療糾紛如:醫療不當、診療錯誤、延誤治療、延誤轉診、用藥不當、接生不當、手術不當、急救不當..
2019-12-08

剖腹產竟有紗布遺留腹中,誇張醫療疏失律師陪同和解成功!

王小姐是位新手媽媽,半年前在某醫院進行剖腹產子,生了一個小男娃,很開心的就出院回家休養了,但後來發現腹部開始會隱隱作痛,本以為是剖腹傷口還沒癒合的關係,所以她就沒有特別在意,讓肚子痛了幾天,也沒有做進一步的檢查,只有自己擦擦藥,又過了幾天,王小姐覺得腹痛沒有好轉,所以王小姐再到醫院回診,X光一照,才發現是當初剖腹時,醫生把紗布留在肚子裡了...
2019-10-15

疑院方處置不當,小感冒竟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請律師陪同調解醫療糾紛維護權益

我先生因為車禍腳部受傷住院開刀取出鐵片,本預計3-7天即可出院,住院第6天先生開始發燒咳嗽,腳的傷口也還在流膿出血,我向護士反應這個狀況,護士說讓他睡冰枕就好,後來情況仍沒改善,醫生才安排檢查,確認得A型流感......

法律諮詢案例專欄分享

MORE
2025-04-29

肇事逃逸罰單多少錢?肇逃如何認定?5分鐘懶人包解析!

台灣車禍事故發生頻繁,為避免事故造成之傷害擴大,要求當事人應停留現場採取適當救護措施,並請警方到場協助蒐證紀錄,若肇事逃逸則會有刑、民事與行政責任。肇事逃逸罰單(行政罰鍰)金額約落新台幣1000元至9000元不等,主管機關會依個案狀況、人員傷亡程度決定金額。若事發情節嚴重,行為人之駕照恐遭吊扣或吊銷,收到肇事逃逸罰單該如何處理呢?讓好律師帶你一起了解。
2024-08-06

肇事逃逸不知情判例|肇事逃逸不知情也會被判刑?從真實案例認識!

經過修法後,肇事逃逸罪後認為有車禍發生,肇事者未留在現場協助救護撥打119即可能成立;但如果肇事逃逸者自始至終並不意識到有事故發生,又怎麼會停留在現場呢?因此檢警機關對於肇事逃逸罪之成立,仍會綜合評估相關事證,並不單純「離開事故現場」即是犯罪。建議涉及肇事逃逸者,盡速尋求刑事專門律師評估狀況,擬定訴訟策略,爭取最理想的處分結果!
2022-09-18

主管發文公開罵人,小職員忍無可忍聘刑事律師成功使主管受懲!

芬芬跟主管共事多年,一直以來都不是相處得很愉快,主管總是找機會刁難芬芬,並時常以難聽的字眼訓斥芬芬,為了保護自己芬芬隨身攜帶密錄器,偷偷錄下自己與主管間的對話進行蒐證。但基於對方是自己的上司,面對這種長期不公平待遇,芬芬依舊是默默隱忍。直到有一天,同事傳來一張主管在公開網路社群平台上的發文截圖,上面不但寫著「白癡」「無腦」「中二病」等辱罵性字眼,而且根據發文內容可以很明顯知道這篇文針對的對象就是芬芬。雖然同事不斷安慰芬芬,但長久下來的委屈讓芬芬忍無可忍,實在無法壓抑心中怒火,於是來電法律諮詢,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希望能出一口氣,也想知道自己偷偷錄音蒐證的行為會不會違反妨害秘密……
2022-09-15

網路購物慘遭詐騙差點成為幫助詐欺犯,幸委任律師獲不起訴!

薇薇偶然發現同事的臉書上在販售便宜的蘋果手機,心動不已,加賴詢問後便依賣家的指示到便利商店購買遊戲點數。付款後,賣家表示網路異常無法對帳,請薇薇提供銀行帳號作為退款使用,薇薇不疑有他的交出銀行帳號,也確實收到了一筆金額相當的退款。但不知不覺中薇薇成了詐騙集團的工具……幾天後,薇薇竟發現自己的銀行帳戶被通報為警示帳戶凍結,並被警方以幫助詐欺罪通知到案。